教育是國之大計、黨之大計,是民族振興、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,是功在當代、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,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、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國家圍繞培養什么人、怎樣培養人、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,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,堅持立德樹人,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,推進教育改革,加快補齊教育短板,教育事業中國特色更加鮮明,教育現代化加速推進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的大背景下,面對新時代,又將如何構建未來教育藍圖?
為此,華龍網全媒體報道團隊推出《貫徹落實全國、全市、全區教育大會精神全媒體校長系列訪談》系列報道,走進江北區中小學,與校長面對面,談新時代下教育改革的新征程,談如何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,談如何鍛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等,以期與更多教育同行一起分享和討論。
訪談視頻>>
重慶市魯能巴蜀中學校執行校長吳國慧接受訪談 陳實 攝
一、關鍵詞:寫好“奮進之筆”
【堅定目標,堅韌精進,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上來,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?!?
華龍網
全國教育大會召開之后,全市、全區都在深入學習全國教育大會精神,作為一所一線品牌中學,魯能巴蜀中學是如何深入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?
吳國慧:在新時代的背景下,魯能巴蜀中學將堅定目標,堅韌精進,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上來,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。
一是提高政治站位,把學習領會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引向深入。我校要求全體干部、教職工樹牢“四個意識”,堅定“四個自信”,做到“兩個維護”,深刻理解召開全國教育大會的時代背景、重大意義、部署要求,引導師生在融會貫通中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。
二是堅持立德樹人,將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到實處。魯能巴蜀中學把立德樹人融入到了思想道德教育、文化知識教育、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。比如,我們通過開學典禮、表彰大會、主題班會、校友報告、開設勞動課、開展研學旅行、生涯體驗等活動,在全校師生中大力提倡愛國、愛家、愛校相統一,把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相連。
三是推進改革創新,以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引領學校全面發展。我校將牢牢把握學校改革創新這個中心任務,圍繞德育工作、課程建設、教學改革、師資建設等關鍵領域,不斷匯聚學校發展的合力,實施好攻堅行動計劃,寫好魯能巴蜀中學的“奮進之筆”。
學校開展“不忘初心跟黨走”五四活動 魯能巴蜀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
傳承紅巖精神,爭做巴蜀先鋒 魯能巴蜀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
學校校門 魯能巴蜀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
二、關鍵詞: “善雅志”德育品牌
【緊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提出“善為根,雅為骨,志為魂”的德育理念,校本化地詮釋育人目標?!?
華龍網
全國、全市、全區教育大會都強調,要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。請問,魯能巴蜀中學如何將“立德樹人”內化到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中,真正做到以文化人、以德育人?
吳國慧:近年來,巴蜀中學緊跟時代腳步,從“挖掘潛能,張揚個性”辦學特色出發,結合學校深厚的德育文化積淀與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,探索出了具有學校特色的“善雅志”德育品牌。魯能巴蜀中學一以貫之,通過“善雅志”德育品牌示范、引領育人工作,推動立德樹人工作落到實處。
一是理念引領,把關定向。我們高度重視德育的時代性,緊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創新性地提出了“善為根,雅為骨,志為魂”的德育理念,“善雅志”德育理念校本化地詮釋了我們的育人目標。
二是課程建設,豐富載體。我們結合“善雅志”德育理念,針對學生年齡特點,整體建構了指向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課程結構。學校采取縱線(分起始年級、中間年級、畢業年級)、橫線(全校各年級的每個學月)交錯的方式,進一步明確各學段、各學科的育人目標,進行了德育校本課程建構。
三是特色活動,提升實效。我們一直重視開展各種特色德育活動,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性。比如,學校重視學生社團的德育功能,發展足球社、化學社、音樂社、漢服社、愛心社等社團,豐富校園生活。學校還形成了“春夏秋冬”四季品牌活動:“春季運動會”“夏季生命周”“秋季社團周”“冬季藝術節”,讓學生的德行在參與中成長。
四是隊伍建設,夯實基礎。我們注重師德師風建設,以優秀的德育師資隊伍培育學生。我們期待用教師的善感動學生,用教師的雅感染學生,用教師的志感召學生。此外,學校還充分利用校外資源、社會資源,邀請了教育專家、文化學者、心理咨詢師等加入到學校德育工作中來,提升學校的育人品質。
五是學校文化,營造氛圍。學校要求各年級、各班級成立之初,以“善雅志”為主題,確定班訓、班歌、班風,讓“善雅志”主題教育常態化。在校園內創辦“善雅書屋”,讓學生在優雅的讀書環境中幸福地成長。濃郁的學校文化會產生一種“文化共振”,為德育工作提供精神動力,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精神成長,成為提升學校育人品質的重要因素。
初2014級“善雅志”班級魅力展示大賽 魯能巴蜀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
學生上勞動課 魯能巴蜀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
組織學生開展“大漠謠”研學旅行 魯能巴蜀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
三、關鍵詞:廣大教師是筑夢人
【學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,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“夢之隊”的筑夢人,師資隊伍建設是全校工作的重中之重?!?
華龍網
全國教育大會提出,要鍛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,魯能巴蜀中學在師資建設上是如何來回應新時代的新要求?
吳國慧:學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,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“夢之隊”的筑夢人。正因如此,魯能巴蜀中學把師資隊伍建設放在了全校工作的重中之重,在教師隊伍建設上積累了一些經驗。
一是激發教師的教育情懷。我校從愿景引領、職業認同、文化氛圍等方面,激發教師積極投入到教育事業中來。倡導老師做“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實學識、有仁愛之心”的好老師,把“尊重與愛心是師德的靈魂”理念深深融進自己的思想、行為。
二是提升教師的專業獲得感。學校加強隊伍建設,思考教師發展的精準需求,尤其是把握住教師發展的關鍵節點;實施名師工程,鼓勵教研、學術交流,進行專業培訓;加大各級名師工作室的支持力度,抓好拔尖人才培養,注意人才梯隊的建設,抓好中青年教師的成長,以提升教師的專業獲得感。
三是用制度保障教師的發展。學校實行了《教職工發展激勵辦法》和績效工資體系,尊重人才,優質優酬,凸顯崗位,向一線骨干教職工傾斜,努力調動教職工崇尚師德和提高業務能力的積極性,促進教師專業發展。
四是營造“家文化”的歸屬感。魯能巴蜀中學是個和諧、有愛、奮進的大家庭,通過不斷打造“家文化”,讓全體師生員工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與幸福,使得教師對學校教育事業產生高度的信任和深深的熱愛,從而激發對教育的激情和對專業的追求。
李桂蘭班主任工作室獲評市級工作室 魯能巴蜀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
組織骨干教師到新加坡先驅初級學院訪問學習 魯能巴蜀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
教師參加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競賽 魯能巴蜀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
四、關鍵詞:教育現代化
【學校將從文化建設、特色發展、學生成長、質量提升、共建共享5個方面加快教育現代化步伐,推進學?,F代化?!?
華龍網
全區教育大會提出必須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,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,魯能巴蜀中學在教育現代化上有哪些思考和規劃?
吳國慧:根據《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》以及《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(2018-2022年)》的要求,魯能巴蜀中學將抓住機遇,改革創新,提升辦學的品質。
一是更加注重文化建設。以文化建設為核心統領學校發展,凝聚人心、展示形象、提升辦學水平,推進學?,F代化。
二是更加注重特色發展。從粗放式發展轉向精細化發展、從同質發展轉向特色發展。提升品質,辦出特色,出名師,育英才。
三是更加注重以人為本。以學生的成長為學校工作取向,以奮斗者為本,實現教師、學生、學校共同發展。
四是更加注重質量提升。把提升質量作為學?,F代化的核心任務。樹立科學教育發展觀,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、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。
五是更加注重共建共享。構建教育發展共同體,充分發揮優質資源的優勢和品牌效應,推進學校建設的共建共享,加速擴大學校的影響力、輻射面。
學校特色活動:自編操 魯能巴蜀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
陽光動力科普中國行走進魯能巴蜀中學 魯能巴蜀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
學校圖書館 魯能巴蜀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
五、關鍵詞:中學六年一貫制
【站在新時代的征程上,學校今后將深入探究“中學六年一貫制”培養模式,并在高中辦學特色上下功夫,進一步提升辦學品質?!?
華龍網
全區教育大會上,江北區提出要高標準實施名校建設,魯能巴蜀中學被稱為“重慶市中學民辦教育一所名?!?,請分享下學校的具體做法和未來規劃。
吳國慧:“民族復興,教育奠基?!痹诮眳^委、區政府繪制的宏偉藍圖中,江北教育人凝心聚力、赤誠奉獻,積極推動區域教育優質、均衡、特色發展,江北教育綜合改革大刀闊斧、推向縱深。
魯能巴蜀中學作為社會力量辦學,嫡傳巴蜀教育血脈,開辦12年來,在中考、高考,體育、藝術,科技創新和學科競賽等方面,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。學校一直堅持黨的教育方針,堅持育人為本,德育為先,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,彰顯“挖掘潛能,張揚個性”的辦學特色,推行“精教博學,減負提質”教學理念,構建131校本課程體系,用科研推動內涵式發展,落實年級目標管理責任制,效果非常明顯。
站在新時代的征程上,學校今后將深入探究“中學六年一貫制”培養模式,并在高中辦學特色上下功夫,進一步提升辦學品質。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,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,為重慶市民辦教育登上新的臺階貢獻我們的最大力量。
學校舞蹈團表演的《愛蓮說》獲全國一等獎 魯能巴蜀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
“善雅志”優雅教育之文明禮儀大賽 魯能巴蜀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
校園風光 魯能巴蜀中學供圖 華龍網發
全媒體報道團隊:文/李卓君 版式/鄧奇紅 臧春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