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兩江校長談“雙減”】數管齊下著力,不折不扣減負? 鴛鴦小學“雙減”進行時
編者按:
“雙減”是一場教育的重大轉型,不僅是簡單地替學生減負,更是要重構教育教學模式,讓教育聚焦學生的全面發展。那么,在“雙減”的背景下,我們的學校如何進行教學課程改革?如何推行課后延時服務?如何提高孩子作業效能?如何落實“五育并舉”......
基于此,特邀請重慶兩江新區各中小學校長談談“雙減”:解讀國家“雙減”政策下的學校探索。
本期嘉賓:重慶兩江新區鴛鴦小學校校長童曉維

童曉維:減負不減效,提質很重要。學校提出“努力‘雙提’,真正‘雙減’”行動戰略。

第一,三級共管,力減作業
實行班級、年級、學校三級共管,健全作業管理機制,合理調控作業結構。各班設立作業管理員,由其統計每天的家庭作業,以避作業與公示“兩張皮”現象。2021年,我校在參加兩江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作業設計評選活動中榮獲4個一等獎,1個二等獎。

第二,加強研究,改進教學
學校圍繞“‘雙減’背景下的高效課堂”開展專題研討暨展示活動,真正向40分鐘要質量,向40分鐘要真正質量。教研中,深入研究作業設計,念好“實”“異”“活”“趣”“新”五字經。

第三,提升服務,滿足需求
一是做實課后服務,學生在校內完成書面作業,不帶作業輕松回家。
二是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、文體、藝術、勞動、閱讀、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,增強課后服務吸引力?!疤旄呷硒B飛,海闊憑魚躍”,學校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。
第四,融中激趣,趣中生效
學校組織全校師生以銀杏為載體開展“婆娑起舞,七彩生輝”大型主題綜合實踐活動。循著“美中學、學中識美、融美于心靈、創美于手上”的思路,在語文、數學、科學、音樂、美術等學科開展“浸潤式”探究活動。全校師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其中,一件件獨具匠心的作品應運而生。學生的審美意識與能力、創新意識與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