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兩江校長談“雙減”】減負提質 靈動生命 竹林實驗學?!半p減”進行時
編者按:
“雙減”是一場教育的重大轉型,不僅是簡單地替學生減負,更是要重構教育教學模式,讓教育聚焦學生的全面發展。那么,在“雙減”的背景下,我們的學校如何進行教學課程改革?如何推行課后服務?如何提高孩子作業效能?如何落實“五育并舉”……
基于此,特邀請重慶兩江新區各中小學校長談談“雙減”:解讀國家“雙減”政策下的學校探索。
本期嘉賓:重慶兩江新區竹林實驗學校校長 王吉

王吉:在“雙減”大背景下,竹林實驗學校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,著眼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促進學生全面發展、健康成長,探索著新時代高效、務實的育人之路!
“雙減”,壓減的是作業總量和時長,提升的是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。

學校完善作業管理辦法,9個年級組、22個學科教研組、11個備課組實行作業統籌規劃,開展作業主題式研究,優化作業設計,合理調控作業結構,確保難度不超國家課標。學校分類明確作業總量,實施作業督導公示制度,加強教師作業評改檢查,發揮作業的最大效能。同時,學校優化教師資源配置,建立年級組常規考核激勵機制,狠抓課堂教學質量,創新課堂改革,大大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。

作業總量和時長的壓減與學習效率的提升,為學生全面發展、健康成長創造了更多可能。
學校推行課后服務“5+2+2”計劃,每周5天、每天2小時開展課后服務工作,7-9年級還增設2節晚自習;利用課后服務,實施“1+1+N”課程計劃,每天下午1節作業課,每天1節班級社團課程,每周開展N個校級走班社團。課后服務的開展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,拓展了學習空間,靈動了生命的發展。

學校整合優質教育資源,構建“家校社”協同育人共同體,聘請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員進校開展走班社團,為學生成長助力。學校建立書法、扎染、足球、武術、種植、機器人、口風琴、管弦樂、裝飾畫、剪紙等50余個社團,全面激活學生生命成長活力。學校運動會、藝術節、科技節等系列活動搭建起一個個絢麗多彩的舞臺,綻放著生命成長的光彩。
“雙減”進行時,竹林實驗學校以高效務實之舉,踐行著教育初心,為學生的全面發展、健康成長創造著更多可能!